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教师招聘
2020-04-23 09:07 分享到: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4亿元。现有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50余人被选拔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培养方面,有7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2个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社会科学奖2项,获专利授权1178件,其中发明专利312件。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重大建设学科,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纺织工程、发酵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艺术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着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与芜湖市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意产业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积极主动承担安徽省、芜湖市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与芜湖市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安徽叉车、奇瑞汽车、大富科技、埃夫特智能装备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与美、英、法、德、意、韩、泰等国和台湾地区的近2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尚德敏学、唯实惟新”为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连续8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表彰,其中连续5年为标兵单位。学校被誉为“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正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奋进,努力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招聘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对岗招聘;
2.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坚持全面考察、择优聘用;
4.坚持分类施策、重点支持。
二、招聘基本条件、对象及待遇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招聘对象及待遇
1.招聘对象及待遇如下表所示。
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度公开招聘对象
| 人员类型 | 
				 基本条件及要求  | 
		
|---|---|
| 
				 学科带头人  | 
			
				 
					一类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或专家组负责人;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  | 
		
| 
				 学科学术骨干(四类人才)  | 
			
				 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高原则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正高原则上45周岁以下,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1年以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企业工程背景或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者优先。  | 
		
| 
				 专任 教师  | 
			
				 
					1.博士研究生(副高及以下原则上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正高原则上50周岁以下,197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1年以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企业工程背景者优先。  | 
		
|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人员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学术型或专业学位硕士30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原则上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企业工程工作背景者优先。  | 
		
| 
				 其它岗位(辅导员、管理人员等)  | 
			
				 辅导员及管理人员等招聘方案另行制定。本校硕士研究生留校按照《安徽工程大学选拔优秀毕业研究生留校暂行规定》(校人字〔2017〕43号)文件执行。  | 
		
| 
				 师资博士后  | 
			
				 要求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能够胜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工作要求,年龄原则上40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 
		
| 
				 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度引进人才待遇  | 
		||||||||||
|---|---|---|---|---|---|---|---|---|---|---|
| 
				 人才类别  | 
			
				 购房与安家补贴  | 
			
				 租房补贴或过渡住房  | 
			
				 科研启动经费  | 
			
				 薪酬待遇等  | 
			
				 配偶安置  | 
		|||||
| 
				 学科带头人  | 
			
				 一类人才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安置配偶工作  | 
		||||
| 
				 二类人才  | 
			
				 160万元(其中安家费30万元)  | 
			
				 3.6万元/年(3年)、180㎡左右住房一套  | 
			
				 
					理工:300-500万元  | 
			
				 年薪120万元  | 
		||||||
| 
				 三类人才  | 
			
				 100万元(其中安家费15万元)  | 
			
				 3万元/年(3年)、138㎡左右住房一套  | 
			
				 
					理工:100-200万元  | 
			
				 年薪50-80万元  | 
		||||||
| 
				 学科学术骨干  | 
			
				 四类人才  | 
			
				 70-75万元(其中安家费5-10万元)  | 
			
				 1.8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 
			
				 
					理工:10-30万元  | 
			
				 按规定享受学校同等人员相应待遇或根据目标任务一事一议(含年薪制)。  | 
			
				 符合学校相关规定,安置配偶工作。  | 
		||||
| 
				 
					专任  | 
			
				 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教授  | 
			
				 53-70万元(其中安家费8-15万元)  | 
			
				 1.44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 
			
				 
					理工:10-12万元  | 
			
				 按规定享受学校相应待遇或根据目标任务一事一议(含年薪制)。  | 
			
				 
					1.达到二档及以上条件或在校内认定B类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的人才,配偶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原则上35周岁以下,在有空岗的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可安置工作;符合调动条件的,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  | 
		||||
| 
				 博士研究生  | 
			
				 一档:理工类发表一类科研论文3篇(社科类二类以上4篇)  | 
			
				 
					60万元  | 
			
				 
					1.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及其它紧缺专业引进的优秀人才另增加购房补贴10万元  | 
			
				 1.2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 
			
				 
					理工:10万元  | 
			
				 基础待遇  | 
			
				 浮动待遇  | 
			
				 目标待遇  | 
		||
| 
				 
					  | 
			
				 
					1.近4年(读博期间),理工类发表中科院一区(大类)科研论文增加购房补贴2万元/篇(若为高被引论文或校内认定A刊上发表,增加3万元);人文社科类在校内A刊、B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分别增加购房补贴3万元/篇、2万元/篇。  | 
			
				 首聘期内,以安徽工程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影响因子一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单篇论文影响因子10.0以上,或主持二类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获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3名)以上,增加购房补贴5万元(目标完成后发放)。  | 
		||||||||
| 
				 二档:理工类发表一类科研论文2篇(社科类二类以上3篇)  | 
			
				 
					53万  | 
			
				 
					理工:9万元  | 
		||||||||
| 
				 三档:一类科研论文1篇或二类以上2篇  | 
			
				 
					46万元  | 
			
				 
					理工:8万元  | 
		||||||||
| 
				 硕士研究生  | 
			
				 租房补贴300元/月(3年)  | 
		|||||||||
| 
				 备注:1.以上引进的人才,均给予省直事业单位编制;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配备工作电脑一台。2.论文(不含会议论文)、科研项目等级别划分按照学校职称评审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3.紧缺专业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土木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专业。  | 
		||||||||||
2.其它
(1)购房补贴与安家费均为税后,正式报到入职后按规定一次性转入人才账户。首聘期内,发放总额的30%,余下70%部分以人才借款的方式发放,服务满10年后方可完全享受。学科建设与科研启动经费以资助项目形式下达。年薪制或协议工资按“一事一议”约定执行。
(2)学校重点学科急需引进的优秀人才且成果突出的(含师资博士后),可“一事一议”,实行年薪制。具体目标、待遇等由引进人才所在学院提出具体建议,报学校研究。
(3)对于具有较好合作基础并以团队形式(博士研究生以上人才,至少3人)全职来校工作的团队,待遇可在单个人才引进基础上上浮。对于跨学科且能在某一领域具备突破重大技术的人才团队,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搭建平台,并纳入校级平台管理。
(4)学校引进的优秀人才若符合《安徽工程大学“中江学者”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校人字〔2019〕30号)有关规定,可申请享受中江学者相应待遇并完成相应岗位目标。引进人才首聘期目标待遇和中江学者岗位津贴就高享受。
(5)招聘对象中学科学术骨干(四类人才);或专任教师中达到二档及以上条件或在校内认定B类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的人才,配偶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原则上35周岁以下,在有空岗的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可安置工作,包括编内(含享受在编同等经济待遇)、编外聘用;符合调动条件的,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其他人才的配偶原则上不予安置。对于照顾性安置配偶工作的,人才购房补贴分别下浮20%、5%。不需要学校安置工作的(配偶待业在家且未达法定退休年龄),在聘期内发放配偶生活补助 2000元/月,补贴时间最长为5 年(不超过退休时间)。人才调离学校或解除夫妻关系,其配偶应同时与学校解除人事(聘用)关系。学校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6)对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绿色通道,具体按照学校及省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7)学校对引进人才实行聘期考核制度,首聘期内(5年),学校对引进人才合同约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其中,照顾性安置人才配偶的,目标任务适度上浮,具体以聘用合同为准)。年度考核、中期考核由学院组织,聘期考核由学校组织。
(8)硕士研究生首聘期3年,试用期1年(有工作经验的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计入聘期内,试用期结束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考核,考核合格则聘用;不合格则不再聘用。非教学岗位上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四年内不得申请转岗和在职攻读博士。
(9)各学院可依据相关学科、科研平台及项目经费,给予引进人才配套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报销人才来校面试考核差旅费用。
三、招聘计划
| 
				 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度人才招聘计划  | 
		|||||||
| 
				 序号  | 
			
				 单位  | 
			
				 岗位名称  | 
			
				 学科专业  | 
			
				 学位  | 
			
				 需求人数  | 
			
				 备注  | 
		|
| 
				 1  | 
			
				 
					机械与汽车工程  | 
			
				 教学科研  | 
			
				 机械工程  | 
			
				 博士  | 
			
				 4  | 
			
				 承担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教学任务  |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 
			
				 承担测控技术专业教学任务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 
			
				 承担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任务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承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任务  | 
		|||||
| 
				 光学工程  | 
			
				 1  | 
			
				 承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任务  | 
		|||||
| 
				 交通运输工程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承担材料成型专业教学任务  | 
		|||||
| 
				 2  | 
			
				 电气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11  | 
			||
| 
				 电子信息类  | 
			
				 硕士及以上  | 
			
				 2  | 
			
				 第一学历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者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学校为985高校  | 
		||||
| 
				 专职科研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4  | 
			||||
| 
				 3  | 
			
				 纺织服装学院  | 
			
				 教学科研  | 
			
				 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 
			
				 博士  | 
			
				 4  | 
			
				 设计学需要服装设计方向  | 
		|
| 
				 专职科研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 
			|||||
| 
				 4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  | 
			
				 化学/材料学  | 
			
				 博士  | 
			
				 6  | 
			
				 材料学要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有工程实践经历或具有1年以上国(境)外学习、研究经历者优先,双一流学校优先  |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 
			||||||
| 
				 食品科学及相关学科  | 
			
				 2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  | 
			
				 博士毕业于985/211/双一流/中科院等高校,本硕博至少有一个毕业于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  | 
		|||||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相关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微生物学、制药工程、微生物制药、天然药物、药学等)  | 
			
				 2  | 
			
				 生物制药类要求博士毕业于985/211/双一流/中科院等高校,本硕博至少有一个毕业于生物药物及相关专业  | 
		|||||
| 
				 专职科研  | 
			
				 化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  | 
			
				 4  | 
			|||||
| 
				 实验教学与管理  | 
			
				 化学  | 
			
				 1  | 
			|||||
| 
				 5  | 
			
				 管理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  | 
			
				 工商管理  | 
			
				 博士  | 
			
				 6  |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2人,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方向2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2人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4  | 
			
				 其中质量管理方向1人、交通运输工程方向1人  | 
		|||||
| 
				 应用经济学  | 
			
				 2  | 
			
				 本科专业为国际贸易者优先录用,其中1人为农业经济管理方向  | 
		|||||
| 
				 6  | 
			
				 艺术学院  | 
			
				 教学科研  | 
			
				 戏剧与影视学  | 
			
				 博士  | 
			
				 1  | 
			
				 国内985、211高校及专业院校;动画专业,有个人二维或三维动画代表作品3件以上;能胜任动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 
		|
| 
				 新闻传播学  | 
			
				 1  | 
			||||||
| 
				 设计学  | 
			
				 4  | 
			
				 国内985、211高校及专业院校,平面广告设计方向,首饰设计方向,媒体艺术方向,平面设计方向优先  | 
		|||||
| 
				 设计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硕士学位都要求:是985、211重点大学或专业类院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须具有设计学相关专业博士点  | 
		||||
| 
				 7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教学科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  | 
			
				 博士  | 
			
				 7  |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  | 
		|
| 
				 硕士及以上  | 
			
				 2  | 
			||||||
| 
				 8  | 
			
				 数理学院  | 
			
				 教学科研  | 
			
				 数学/统计学  | 
			
				 博士  | 
			
				 8  | 
			||
| 
				 物理学  | 
			
				 2  | 
			
				 毕业于985/211/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  | 
		|||||
| 
				 金融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专业方向优先  | 
		||||
| 
				 专职科研  | 
			
				 数学/统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控制理论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  | 
		|||
| 
				 9  | 
			
				 人文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 
			
				 教学科研  | 
			
				 公共管理/政治学  | 
			
				 博士  | 
			
				 1  | 
			||
| 
				 法学  | 
			
				 1  | 
			||||||
| 
				 社会学  | 
			
				 1  | 
			||||||
|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或教育学  | 
			
				 1  | 
			||||||
| 
				 10  | 
			
				 外国语学院  | 
			
				 教学科研  | 
			
				 人文社科类专业  | 
			
				 博士  | 
			
				 2  | 
			
				 本科或硕士专业为英语专业  | 
		|
| 
				 日语语言文学  | 
			
				 1  | 
			
				 本科为211院校或以上日语专业  | 
		|||||
| 
				 英语语言文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科为211院校,硕士211院校或海外名校  | 
		||||
| 
				 11  | 
			
				 体育学院  | 
			
				 教学科研  | 
			
				 体育学  | 
			
				 博士  | 
			
				 3  | 
			
				 本科需为体育专业  | 
		|
| 
				 硕士及以上  | 
			
				 2  | 
			
				 具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技能(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同等条件下有轮滑特长的优先)  | 
		|||||
| 
				 12  | 
			
				 建筑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  | 
			
				 土木工程  | 
			
				 博士  | 
			
				 3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方向  | 
		|
| 
				 力学  | 
			
				 1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1  | 
			
				 工程管理方向,有工程实践经验者优先  | 
		||||
| 
				 建筑学  | 
			
				 1  | 
			
				 有工程实践经验者优先  | 
		|||||
| 
				 实验教学与管理  | 
			
				 土木工程  | 
			
				 1  | 
			
				 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方向  | 
		||||
| 
				 1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学科研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  | 
			
				 博士  | 
			
				 7  | 
			
				 原则上要求中共党员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 
			
				 硕士及以上  | 
			
				 2  | 
			
				 毕业于985高校;原则上要求中共党员  | 
		||||
| 
				 14  | 
			
				 现代技术中心  | 
			
				 工程训练教学  | 
			
				 计算机或电气工程相近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2  | 
			||
| 
				 15  | 
			
				 
					其  | 
			
				 纪委办公室  | 
			
				 管理  | 
			
				 法学(法律)  | 
			
				 硕士及以上  | 
			
				 1  | 
			
				 具体招聘另行通知,纳入2020年辅导员及管理人员招聘。  | 
		
| 
				 16  | 
			
				 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  | 
			
				 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 
			
				 2  | 
		|||
| 
				 17  |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 
			
				 管理  | 
			
				 理工科相关专业  | 
			
				 1  | 
		|||
| 
				 18  | 
			
				 保卫处  | 
			
				 管理  | 
			
				 管理类、理工类相关专业  | 
			
				 2  | 
		|||
| 
				 19  | 
			
				 财务处  | 
			
				 管理  | 
			
				 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  | 
			
				 1  | 
		|||
| 
				 20  | 
			
				 图书馆  | 
			
				 管理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 
		|||
| 
				 21  | 
			
				 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委会  | 
			
				 管理  | 
			
				 工商管理(物业管理方向)  | 
			
				 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  | 
			
				 1  | 
		||||||
|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 
			
				 1  | 
		||||||
|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  | 
			
				 1  | 
		||||||
| 
				 22  | 
			
				 后勤保障处  | 
			
				 医生  | 
			
				 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  | 
			
				 1  | 
		|||
| 
				 幼儿教师  | 
			
				 教育学(学前教育)  | 
			
				 2  | 
		|||||
| 
				 管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1  | 
		|||||
| 
				 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  | 
			
				 1  | 
		||||||
| 
				 专业不限  | 
			
				 2  | 
		||||||
| 
				 2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管理  | 
			
				 理工科相关专业  | 
			
				 1  | 
		|||
| 
				 实验教学与管理  | 
			
				 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相近专业  | 
			
				 2  | 
		|||||
| 
				 24  | 
			
				 电气工程学院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职管理  | 
			
				 电子信息类  | 
			
				 1  | 
		|||
| 
				 25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专业实验室专职管理  | 
			
				 化学或生物工程  | 
			
				 2  | 
		|||
| 
				 26  | 
			
				 相关学院  | 
			
				 辅导员  | 
			
				 专业不限  | 
			
				 13  | 
		|||
四、招聘流程
招聘流程主要包括应聘报名、资格审查、业务考核、单位研究、部门审核、学校审定、体检、考察(政审)与公示、报批聘用等程序,具体按照《安徽工程大学人才招聘工作规程(修订)》有关规定执行。
五、应聘方式
| 温馨提示:请应聘人员根据所学专业,分别投递“安徽工程大学应聘申请表”至相关学院邮箱(见下表)和人事处邮箱(rsc@ahpu.edu.cn)抄送 jlhqzp@126.com(邮件标题:高层次人才网+姓名+专业+学历+职称+应聘岗位+毕业院校)(“应聘申请表”请从学校官网-人事处-人才招聘栏下载);投递邮件主题为“(姓名)--*大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应聘申请表请重命名为“(姓名)--*大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后以附件形式发送。 | |||
| 
				 学院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简历投递邮箱  | 
		
|---|---|---|---|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许德章  | 
			
				 0553-2871252  | 
			|
| 
				 电气工程学院  | 
			
				 江 明  | 
			
				 0553-2871508  | 
			
				 kjjm@ahpu.edu.cn  | 
		
| 
				 纺织服装学院  | 
			
				 李长龙  | 
			
				 0553-2871264  | 
			
				 licl@ahpu.edu.cn  |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薛正莲  | 
			
				 0553-2871254  | 
			|
| 
				 管理工程学院  | 
			
				 龚本刚  | 
			
				 0553-2871181  | 
			
				 bggong@ahpu.edu.cn  | 
		
| 
				 艺术学院  | 
			
				 陆 峰  | 
			
				 0553-2871266  | 
			
				 863468506@qq.com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汪 军  | 
			
				 0553-2871235-8008  | 
			
				 wangjun@ahpu.edu.cn  | 
		
| 
				 数理学院  | 
			
				 王传玉  | 
			
				 0553-2871141-802  | 
			
				 wchyu@ahpu.edu.cn  | 
		
| 
				 人文学院  | 
			
				 刘 军  | 
			
				 0553-2871259  | 
			
				 liujun@ahpu.edu.cn  | 
		
| 
				 外国语学院  | 
			
				 黄焰结  | 
			
				 0553-2871250  | 
			
				 1290893678@qq.com  | 
		
| 
				 体育学院  | 
			
				 杨善祥  | 
			
				 0553-2871473  | 
			
				 342280572@qq.com  | 
		
| 
				 建工学院  | 
			
				 徐达奇  | 
			
				 0553-2871378  | 
			
				 1244228975@qq.com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吴月红  | 
			
				 0553-2871468  | 
			
				 706677396@qq.com  | 
		
| 
				 人事处  | 
			
				 
					秦老师  | 
			
				 0553-2871214  | 
			
				 rsc@ahpu.edu.cn  | 
		
【半月讲坛教育提醒】2020年天津更多报考信息请关注天津半月讲坛官网(www.banyuetanedu.com)或微信公众号(tjbanyuetan),天津半月讲坛教育咨询电话:022-23108061,蓟州分校咨询电话:022-29880199,宝坻分校咨询电话:022-23108061,青岛分校咨询电话:0532-86999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