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22年科技、支撑岗位招聘启事
2022-04-14 14:35 分享到: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
力学所现设有6个科研部门,包括: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WESA),以及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
力学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力学所先后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各部委各种科技奖230余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0项,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级一等奖24项。力学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
诚挚欢迎有志青年加盟力学所,我们携手并进、共襄发展。
一、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和在职人员,岗位包含但不限于: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诸多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详见附件1。
二、招聘条件
1.科研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为人正派,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2.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3.非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具有北京户口;
4.科技岗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竞聘者应具有不少于两年博士后研究经历,或博士毕业工作满三年,或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不满足条件的博士学位竞聘者建议申报力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http://www.imech.cas.cn/rczp/rczpxx/202110/t20211021_6226576.html,待遇从优);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申请科技岗位,特别优秀的应聘条件可放宽至硕士学位;
5.身体健康,与本单位职工没有血缘亲缘关系。
三、岗位待遇
1.择优解决北京户口:为优秀的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留学回国人员解决北京户口;
2.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3.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员工食堂、人才公寓、带薪年假、年度健康体检、各类其他福利等;
4.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和培训体系;
5.丰富多彩的职工集体活动;
6.配合中科院“3H”工程,协助子女入园入学。
四、报名要求
1.报名时间:2022年4月30日。
2.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个人简历
3.特别说明:
(1)应聘人员需能在2022年按时到岗、全职参加工作;
(2)如为应届生,需在2022年8月底之前按时拿到学历学位证书;
(3)邮件标题请按照“应聘岗位序号-姓名-专业-毕业学校-最高学历-毕业时间”填写;
(4)欢迎研究领域与招聘岗位相关或相近的人员积极报名。
五、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邮箱投递简历(请同时发送至科研部门和人力资源处两个投递邮箱),请将证书和论文等相关材料扫描成图片一并发送,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人力资源处,邮政编码:100190
电 话:82543862
联 系 人:曹老师
网 址:http://www.imech.ac.cn/
投递邮箱及联系人:
| 科研部门 | 联络人及投递邮箱 | 
|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 实验室联络人:张老师,投递邮箱:office@lnm.imech.ac.cn;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 | 实验室联络人:陈老师,投递邮箱: lhd-zp@imech.ac.cn;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 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 | 实验室联络人:徐老师,投递邮箱: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 | 实验室联络人:孙老师,投递邮箱: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 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WESA) | 实验室联络人:肖老师,投递邮箱: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 空天飞行科技中心 | 实验室联络人:杨老师,投递邮箱:kxzx@imech.ac.cn; 人力资源处联络人:曹老师,投递邮箱:zhaopin@imech.ac.cn | 
2022年科技支撑岗位设置情况
| 序号 | 招聘学科 | 研究方向 | 应聘条件 | 招聘岗位 | 岗位数量 | 所在实验室 | 
| 1 | 力学/机械工程 | 冲击动力学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2 | 固体力学 | 材料/结构的力学试验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3 | LNM | 
| 3 | 固体力学 | 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3 | LNM | 
| 4 | 固体力学 | 微/纳米多尺度计算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5 | 固体力学 | 非均匀介质的灾变破坏力学模拟与实验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6 | 地理信息/测绘/遥感 | 卫星数据地表形变分析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7 | 固体力学 | 疲劳、断裂;材料循环本构;微结构表征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8 | 力学/材料/化学/半导体/电子/机械等 | 柔性结构与器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2 | LNM | 
| 9 | 力学/材料/化学/半导体/电子/机械等 | 柔性结构与器件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10 | 生物力学 | 细胞力学、蛋白质相互作用、仿生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2 | LNM | 
| 11 | 流体力学 | 湍流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2 | 流体力学 | 湍流与浮式风力机的风浪流耦合模拟方法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3 | 固体力学 | 疲劳与断裂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4 | 力学 | 结构动力学/结构可靠性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5 | 力学 | 固体力学/机械工程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16 | 固体力学 | 非常规能源开采中解吸和驱替动力学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7 | 固体力学 | 主动减振/轴承动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8 | 固体力学 | 结构动力学/接触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19 | 固体力学 | 先进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强韧化机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20 | 流体力学 | 可压缩边界层转捩 | 硕士及以上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21 | 流体力学 | 湍流理论或数值模拟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22 | 流体力学 | 实验流体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23 | 流体力学 | 实验流体力学 | 硕士及以上 | 支撑岗位 | 1 | LNM | 
| 24 | 流体力学 | 机器学习与大涡模拟模型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NM | 
| 25 | 机械设计、结构力学等相关专业 | 推力台架设计,发动机试验等相关工作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HD | 
| 26 | 流体力学 | 可压缩湍流数值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27 | 流体力学 | 湍流燃烧、燃烧控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28 |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及气动热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HD | 
| 29 | 流体力学 | 稀薄气体非平衡流动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0 | 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 | 发动机热防护实验技术、冷却设计技术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HD | 
| 31 | 流体力学 | 先进热防护方法与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2 | 流体力学 | 飞推一体化进排气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3 | 低温等离子体 |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空天等离子体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2 | LHD | 
| 34 |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5 | 气体动力学 | 高温气体动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6 | 燃烧学或流体力学 | 超声速燃烧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7 | 工程热物理 | 液体火箭发动机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8 | 工程热物理 | 燃烧或热能工程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39 | 流体力学 | 计算流体力学、多物质界面模拟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0 | 流体力学 | 飞行器优化设计/流动控制减阻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1 | 流体力学/传热学 | 气/固/液耦合计算方法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2 | 流体力学或航空宇航推进 | 高马赫数超燃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3 | 燃烧学或流体力学 | 超声速燃烧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4 | 流体力学 | 发动机特性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5 | 传热学 | 主动冷却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6 | 物理或力学 | 气动物理化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HD | 
| 47 | 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 | 机械与测控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2 | NML | 
| 48 | 一般力学/ 自动控制 | 卫星控制技术、空间推进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49 | 
					一般力学/ | 卫星控制技术、空间推进技术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NML | 
| 50 | 
					一般力学/ | 微重力流体物理及实验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51 | 流体力学 | 多相、多介质流动传热传质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52 | 流体力学 | 流体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53 | 流体力学 | 两相流体与传热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54 | 一般力学 | 低温制冷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NML | 
| 55 | 流体力学 | 空间多相流动与热管理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不限 | NML | 
| 56 | 光学 | 光学测量/传感、激光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4 | NML | 
| 57 | 应用数学 | 信号处理、数据分析、智能计算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2 | NML | 
| 58 | 电子学 | 电路设计、自动控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3 | NML | 
| 59 | 机械、力学 | 结构设计、分析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3 | NML | 
| 60 | 光学、电子学、机械、力学等相关专业 | 光学测量、激光技术、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结构分析 | 硕士及以上 | 支撑岗位 | 3 | NML | 
| 61 | 流体力学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海洋工程力学 | 港口近岸与海洋工程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2 | 岩土力学、工程力学、油气开采、山地灾害 | 非常规油气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3 | 工程力学 | 多场耦合数值计算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4 | 固体力学 | 新型轻质结构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5 | 流体力学 | 计算流体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6 | 流固耦合力学 | 气动弹性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7 | 流体力学 | 实验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8 | 石油工程 | 非常规能源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69 | 计算流体力学 | 计算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0 | 石油工程 | 非常规能源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71 | 流体力学 | 实验研究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72 | 计算流体力学 | 计算研究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73 | 岩土力学 | 渗流与应力变形耦合有限元方法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4 | 工程力学 | 水利水电岩土力学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5 |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 | 材料动力学行为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6 | 流体力学 | 高速水动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7 | 流体力学 | 高速水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气泡动力学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78 | 车辆地面力学 | 地面力学参数解译、车轮/履带与地面耦合作用、车辆工程、力学仿真与计算、大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图形匹配算法、路径规划算法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3 | LMFS | 
| 79 | 车辆地面力学 | 机械制图与加工、电子电路、远程无线通讯、岩土力学实验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2 | LMFS | 
| 80 | 固体力学 | 数值仿真与软件开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8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型剪切增稠凝胶材料研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82 | 岩土力学、爆炸力学、计算力学 | 自主岩土工程、爆炸冲击领域数值模拟算法研究及软件研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2 | LMFS | 
| 83 | 岩土力学、实验力学 | 岩土体静、动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及设备研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2 | LMFS | 
| 84 | 工程力学 | 水力压裂实验研究或软件开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85 | 工程力学 | 数值仿真与软件开发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LMFS | 
| 86 | 工程力学 | 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跨尺度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87 |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岩土力学 | 连续-非连续岩土力学高性能计算方法研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LMFS | 
| 88 | 飞行器设计 | 飞行器结构设计与优化 | 博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 | 科技岗位/支撑岗位 | 1 | WESA | 
| 89 | 控制工程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90 | 控制工程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1 | 电子信息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92 | 电子信息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3 | 力学 | 热气动伺服弹性 | 博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 | 科技岗位/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4 | 流体力学 | 发动机总体设计 | 博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 | 科技岗位/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5 | 力学/应用物理/机械工程 | 力/热/电磁测试、分析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96 | 力学/应用物理/机械工程 | 力/热/电磁测试、分析技术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7 | 机械、材料 | 材料工程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98 | 机械、材料 | 机械/材料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99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光学工程/物理学等相关学科 | 激光制造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100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 | 制造工艺、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控制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101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摩擦学设计与表面技术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102 | 光学和光电子学 | 激光技术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WESA | 
| 103 | 应用数学/物理/化学 | 激光实验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WESA | 
| 104 |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 飞行器气动设计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空天中心 | 
| 105 | 飞行器设计 | 飞行器总体设计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空天中心 | 
| 106 | 机械工程、力学 | 飞行器结构系统设计 | 硕士及以上学位 | 支撑岗位 | 1 | 空天中心 | 
| 107 | 飞行器设计、机械工程、力学 | 飞行器分离系统设计 | 博士学位 | 科技岗位 | 1 | 空天中心 | 
文章来源:http://career.bnu.edu.cn/front/zwxx.jspa?xqzwId=42973&zpxxId=122857
【半月讲坛教育提醒】更多报考信息请关注天津半月讲坛官网(www.banyuetanedu.com)或微信公众号(tjbanyuetan),天津半月讲坛教育咨询电话:022-81110908,南开分校咨询电话:022-87495105,西青分校咨询电话:022-23980221,蓟州分校咨询电话:022-29880199,宝坻分校咨询电话:022-22588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