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半月讲坛教育

主页 > 教师招聘 > 招考信息 > 招考公告 >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诚邀英才

诚邀精英人才
共筑教育梦想
给梦想一个机会,从这里起航!
来到理工附中,你将拥有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我们为你提供:
 
广阔的发展平台
助力专业成长,提供持续进修与晋升机会,实现教育理想与职业发展的双丰收。
 
北京户口与事业编制
根据北京市关于非京毕业生引进的相关流程和要求解决北京户口。享受完善的福利保障,生活更安心。
 
全面关怀与保障
五险一金全覆盖
年度健康体检
工会暖心福利
教师公寓提供居住便利
子女优质教育支持
节日慰问与补助
 
宜居宜教的环境
现代化的校园绿树环绕,犹如天然氧吧;食堂美食多样,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与滋味。
 
招募岗位
教师岗
1. 初中、高中各学段全科优秀教师;
2. 竞赛教师(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
 
行政岗
1. 国际交流中心职员
 
任职条件
人才引进
1. 重点引进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竞赛教练;
2. 获得过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者。
 
在职调动
1. 京内(外)公立校或民办校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全职到岗;
2. 获得过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者优先;
3. 具备良好的岗位胜任力,有敬业精神;
4. 具有过硬的学科基本技能与良好的专业素养。
 
竞赛教师
1. 具有全国学科联赛经验者优先;
2. 曾荣获竞赛奖项的应届毕业生(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优先。
 
应届毕业生
1. 2026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 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品行端正;
3. 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先;
4. 具备良好的岗位胜任力,有敬业精神;
5. 能够配合学科完成课程以外其他学科活动。
 
实习教师(长期招募)
1. 2027届相关学科优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 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品行端正;
3. 具备良好的岗位胜任力,有敬业精神;
4. 全职实习,至少保证实习一学期;
5. 中共党员、在校优秀学生干部优先;
6. 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取得优异成绩者优先考虑;
7. 能够配合学科完成课程以外其他学科活动。
 
国际交流中心职员
1. 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品行端正;
2. 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团结协作意识,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有较强的英语口译能力,中文写作能力和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4. 硕士及以上学历,有国际交流工作经验者优先;
5. 有教师资格证;
如有外语等级证书,获奖荣誉,请附在简历之后。
 
注:以上岗位需求和任职条件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投递方式
1邮箱投递
邮箱:bjlgfz@126.com (此邮箱为招聘专用邮箱,非入学邮箱)
邮件命名:邮件名称与个人简历名称统一命名
学科-(调动/外聘/引进)-姓名-荣誉称号-职称-在职学校
学科-(应届硕士/博士/博士后/实习生)-姓名-生源地-专业-(毕业院校/出站时间)
 
2扫码投递
扫码投递地址为: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CUqA/#
 
邮箱投递或扫码投递选择其一即可,
请勿重复投递简历。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010-53205749 杨老师   
010-53205289 阮老师
010-53205748 孟老师  
010-53205288 张老师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东路1号
 
学校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作为一所有着75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学校始终秉承“心系祖国,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持续创新”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谱写着基础教育的华彩乐章。从最初“培养工农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高级干部”,到如今发展成为集高中、初中、小学于一体的“一校八址“十二年贯通培养的教育集团,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内涵持续深化,形成了"人文奠基 理工见长"的鲜明办学特色。
在育人理念上,学校以“厚德 积学 沉毅 笃行”为校训,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未来世界的问题解决者,着力培养具有“厚德 明理 弘毅 精工”特质的杰出中国人。
75年来,学校育人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国家级“教改实验区首批基地校”、首批“海淀区科学与技术高中”、首批“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等称号,并成为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验首批实验集团。学校拥有四个“北京市高水平学生社团”(金鹏科技团、金帆行进管乐团、男子棒球金奥运动队及男子排球金奥运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展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成效。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他们教育理念先进,治学严谨,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目前,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已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特级教师18人、正高级教师2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21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4人、海淀区骨干教师68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及其他带头人81人,以及博士(博士后)22人。
为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学校长期聘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授学者组成专家导师团,形成了集团校区内教师共同体、市区内学习共同体和市区外学校建设共同体。
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培养体系。通过“青蓝工程”及“五个一”系列培训,助力新教师迈好职业第一步,快速胜任岗位要求,夯实专业成长基础。同时,学校构建了“分层·进阶·贯通”的梯队培养模式,支持教师实现从“新任教师”到“经验型教师”,再到“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最终迈向“教育家型卓越教师”的持续进阶与全面发展。

半月讲坛温馨提示:信息均转载自官方网站,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服务。其最终解释权归相关单位所有,如对信息有疑问,请直接与相关单位联系。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我司不承担此类稿件其他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有侵权或需删除请联系我们。因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责任编辑:吴老师)